7月29日,北京,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表彰了80名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
获得表彰的贵州省纳雍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陈强现场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他在退役军人工作中“全面落实国家政策,不欠政策账;与退役军人交朋友,不欠友情账;尽力解决退役军人困难,不欠感情账”——在部队,险处救人,新兵不退缩;在地方,难处帮人,老兵不欠债。陈强的许多故事至今仍刻骨铭心,仿佛还在昨天。
博物馆里的救援照片
1995年9月的一天,新兵陈强从防城港护送江西籍战友谢敬平到解放军303医院住院时,不期然走进了位于南宁市民族大道34号的广西博物馆。
在博物馆一角,因一个偶然的回眸,毫无心理准备的陈强看到自己一年多之前在房屋坍塌现场救出受伤女孩的特写照片——在逼仄的水泥板缝隙中,他双手将女孩递给战友的那个瞬间,先被相机定格,而后被博物馆收藏。
一个博物馆收藏一张事故救援照片,在陈强看来,这比立功受奖的赋予,更具有意义。
照片,把陈强的回忆带回一年多之前,带回一片废墟之上。
1994年8月30日,广西防城港遭遇强降雨,防城江上涨,汹涌的江浪冲垮江畔一幢民房,猝不及防之间,房主一家8口被压在了废墟底下。
陈强所在的侦察连接到救援命令,新兵“不退缩”的他就与战友一道,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搜出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7名遇难者后,耳朵贴近废墟的陈强,敏锐地听到一个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从水泥板缝隙里冒了出来,犹如溺水者最后从水底吐出的水泡,有气无力。
那时没有生命探测仪,没有搜救犬,如果没有陈强贴近废墟的倾听,一个幸存的生命可能就会被忽略。
陈强立即让战友用千斤顶将水泥板撑开一个缝,自己抢先爬进逼仄的缝隙里,在黑暗中寻找幸存者。
发出呻吟的,是一个大约5岁的女孩,脚已被水泥板压断了,只差没有切断肉皮。陈强让战友再用千斤顶撑高水泥板,抽出女孩被压住的脚,然后双手抱住女孩,匍匐着往外挪。
抵达洞口,陈强将女孩递给外面接应的战友。这一瞬间,陈强的脸部、小女孩的伤势、战友的手臂,一同被记录现场的照相机留了下来。
这一次救援,陈强立下了个人三等功。
三十年后:“等着我”
强降雨结束了,防城江又恢复往日的温顺,陈强和战友谢敬平等又回到部队的日常,可在事故中罹难的那一户人家,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日子。
救援结束后的几天里,陈强都还能闻到手弯处的血腥味,但他想得更多的,则是那个女孩的命运。
小女孩的下肢肯定保不住了,而比下肢更重要的是,一家8口只剩小女孩一个,小女孩无疑就是人间的一座孤岛。陈强当然也相信,国家的救助可能会从物质上消解小女孩的一些心灵创伤。
1992年,陈强原本已经考取中师的,因家庭经济拮据放弃上学,转身投奔军营。因此,新兵陈强对受伤女孩的怜悯就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属于爱莫能助。
自从在博物馆看到自己救人的照片,陈强的内心就萌发了一个想法:我还是新兵,经济还不独立,以后退伍了,经济独立了,一定要寻找自己救出来的这个小女孩,从物质上给她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直到三年前,陈强不再被经济困扰,才开始找防城港残联打听当年的受伤女孩。但缺乏关键信息的打听,无疑都是大海捞针。
茫茫人海,何处能够找到当年的受伤女孩呢?“我想通过央视‘等着我’栏目找一找,说不定能够找到。”
“如果小女孩没死,应该三十五六岁了,只要把握‘三十五六岁、1994年洪水、房屋坍塌事故、女性、下肢受伤、防城港’这几个要素,相信可能找到。”8月1日,从北京接受“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表彰回到纳雍的陈强告诉记者,他寻找当年受伤女孩的愿望如今更强烈了,“如果能够找到她,我就算帮不上什么大忙,也可以捐个把月的工资,让她在身残的拖累下尽可能活得好一些。”
目前,陈强已经作好了寻找的种种路径设计,如果小范围找不到,就扩大范围,至于能不能找到,就交给天意了。
51年后的重逢
两年前的一天,一个陌生电话打到陈强手机上。来电人叫杨忠银,纳雍维新人。
杨忠银在电话中说,他当兵的叔叔杨国益在省外病故后,婶婶陈宝莲就联系不上了,时间已经长达50年之久。
杨忠银听说陈强是服务退役军人的干部,就恳请陈强帮忙打探一下婶婶的下落,好让老杨家知道流落他乡的另一支血脉而今根植何方。
从杨忠银来电中,陈强知道的信息非常有限,只有陈宝莲姓名,以及关联陈宝莲的一个很宽泛的地址——云南嵩明,其他一切,皆是语焉不详。
“解决退役军人困难不欠感情账”是陈强的原则。他当即发函到昆明查询,无果,又打电话询问,同样无果。
2023年3月,陈强护送纳雍老兵前往云南祭扫边陲烈士时途经嵩明,特地找街道干部打听是否有一个叫陈宝莲的人,仍然无果。第二天临离开嵩明时,就在陈强几乎放弃寻找的时候,他在早餐店遇到正在吃早餐的一位当地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又问了一下。
无巧不成书。那位吃早餐的人说,他小学时候的老师就叫陈宝莲,他可以带路去找找。
陈强心想,好不容易知道嵩明有这么一个叫陈宝莲的人,必须当面证实一下,这到底是不是杨忠银所要寻找的婶婶。
几番周折后,陈强找到了陈宝莲。
一说原委,陈宝莲就说,她的丈夫就是病故的老兵杨国益,她知道杨国益的老家就在纳雍维新,她也曾单独前往维新寻过亲,只是没找到。
“找到你婶婶了。”第一时间,陈强立即把这一重要信息电告了杨忠银。
当年5月,陈强牵线搭桥,陈宝莲带着孩子以及大包小包的礼物来到维新,与丈夫的侄儿杨忠银认亲,失散51年的杨国益遗属陈宝莲及其家人终于认祖归宗。
陈宝莲返回纳雍县城,还将她在嵩明做好的锦旗送到陈强手中。
这些年来,对军属找不到烈士墓地的情况,陈强或打电话寻找,或发函件寻找,或实地寻找,总共为17名异地安葬的英烈找到了亲属,为军属找到了烈士墓地。
雨后送伞,没意思
因为家庭经济拮据,17岁那年的陈强藏起了中师录取通知书,走向了军营。这道选择题,他不想让后来像他一样贫困的山里孩子去重复。
部队退役回家后,陈强参加工作了,家境明显开始好转起来。
但好日子没得几年,母亲就瘫痪了,寻找废墟重生女孩的心愿被掐断。
后来,故乡两名孤儿陈进、周礼波(化名)的出现,又让陈强的内心陷入另一种战栗。
周礼波的父亲重度残疾,外出的母亲杳无音信,陈强就把周礼波带在身边抚养,同时不时接济陈进。如今,周礼波已经上初中了,陈进已经当兵了,可陈强的担子仍然还没撂下,“伞要雨中送,雨后送伞没意思。”
另外,陈强还资助了6名大学生(其中徐进等4人已参加工作,龙海等2人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家庭,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陈强说,这几句话,他都做到了,也还在一直践行着。
通讯员 周春荣
编 辑 周恩宇
二 审 谢朝政
三 审 李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