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在朝作战近四年的时间里,我军先后有六个批次共计240余万部队入朝,这六个批次的志愿军构成,涵盖了五大野战军(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和华北野战军)。
而在美军这个超级试金石面前,来自于五大野战军的部队均表现优异,打出了辉煌的战绩,不过,借助朝鲜战场上的表现,去横向比较五大野战军究竟谁更强,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然,参战的志愿军都是值得铭记、尊敬的英雄,所以这种比较并无任何不尊重之意,只是在同一参照物之下的分析探讨而已。
一、为何要用朝鲜战场当参照物作对比?有人会问,既然要对比五大野战军谁更强?那国内战场的表现不是很直接的吗?干嘛不拿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绩去对比呢?
个人愚见,若是拿解放战争时期战绩去对比,怕是有些不客观。
这里所说的不客观,并不是说战绩上有什么问题,相反,五大野战军在各自的战场上,都有过辉煌的表现。
但之所以不拿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来对比,是因为有一些不能忽视的客观因素。
首先,国军并不是所有部队都具备同样且强悍的战斗力,我们都知道,国军部队不仅有五大主力,还有中央军 和地方上的保安团等,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就明白,这些部队的战斗力显然是不在一个档次上的。
比如,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就连粟裕都称其为“王牌中的王牌”,而这样的部队战斗力自然要远远超过国军的普通部队的。
所以,虽说与整编74师这样的部队对阵确实能显示出我军的战斗力如何,但并不是每个野战军都与整编74师对阵过,这么一来,在比较各自的战斗力如何就缺乏了客观。
其次,就是战场上的其他因素影响,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不少战役中都出现了国军部队起义的情况,而这对当时的战局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也是战役能够胜利的因素之一,比如围歼黄百韬时的何基沣与张克侠的起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对我军参战部队战斗力的客观评价。
但到了朝鲜战场上,情况就完全不一样,首先,对手(主要是美军)的装备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另外打法上也十分专业,战斗力基本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即使有差别,但也差别不大。
更重要的是,对手不会出现起义之类的情况,最多是被打输后投降。
所以,面对这样的对手,志愿军必须使出全力去打,并且还要有周密的计划与部署,同时勇敢战斗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要不断的学习,以熟悉敌人的打法,从而找出敌人弱点,最终实现击败敌人的目的。
这么一来,自然就十分能真正体现出来哪一个野战军的部队,在面对敌人时表现的更为优异。还有一点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五大野战军虽说也有一两个、两三个野战军协同作战的情况出现,但整体并没有共同面对过同样战斗力的敌人,但在朝鲜战场上却有了这样的机会,大家都是面对强悍的美军。
所以,面对同样的敌人,自然就有了体现出谁更强的先决条件。
二、五大野战军各自入朝部队
五大野战军中,只有一野的部队是入朝最少的,同时也是入朝最晚的,一直到1953年时一野才入朝,并且是只有第1军,而我们都知道,一野是彭总在国内时领导的部队,但作为志愿军总司令的他,怎么只让自己老部队入朝了一个军呢?
事实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时一野还有别的任务在身,比如保卫大西北、再比如援藏以及剿匪等。
所以,一野的主力在当时就无法脱身,自然就没办法大规模的入朝,而一野的第1军入朝之后,虽说打了几个小胜仗,但因为规模较小,所以无法真正体现出一野的真实水准,故而在横向对比中就不把一野划入序列之类了。
而华北军区以及华北野战军,入朝作战的部队相当之多,如华北军区1兵团的60军(入朝后配属志愿军3兵团),还有63、 64、 65军(杨罗耿兵团,即华北军区2兵团)、 66、 67、 68军则全部入朝作战。
除了上述这些之外,华北军区以及华北野战军还有其他部队入朝。
其中,61军的181师调入志愿军60军,62军的556团、557团拆散补入志愿军部队,69军的205师、206师大部分都参加了抗美援朝。
此外还有70军,70军在49年缩编,改为华北军区独立步兵207师,于1951年的2月入朝作战。
最后就是华北军区独立209师,是在1951年的10月入朝作战。
说完华北军区和华北野战军,下面再来说二野入朝的部队,二野共有10个军的部队入朝,仅有58军因为在49年便撤编没有入朝外,剩余的部队都有入朝。这其中,二野的一些部队,并不是整建制的参战,其中还有一部分部队是作为后勤部队入朝的,因此总体来看,二野入朝并作为主力的部队并不多,仅有12军、15军和16军。
下面就是三野,三野参战的部队较多,从整体来看,基本上是每个军都入朝参战了,但数量不一。
像三野的王牌主力20、 23、 24、27是全军参战,而像21、26等军,则是有两个或者一个师参战。
然后就是四野,四野是入朝参战部队最多的野战军,志愿军的38、39、40、42、46、47、50军、54军均是来自四野的部队。
此外,四野的41军和43军,各自都有抽调兵力补充至志愿军,而44军和45军,合编为54军参战。
另外还有48军、49军和51军,以及52军、53军也都有全部或者部分部队入朝,唯一没有入朝的,就只有55军。
除了上述这些,四野还有部分独立师入朝参战。
算下来的话,四野一共有15个军入朝,虽然建制军中有一部分部队未参战,但独立师参战的单位很多,因此四野是抗美援朝出兵最多的野战军。
三、战力对比:四野>三野>二野>华北总体来说,按照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四野无疑是战斗力最强的,不仅是战斗意志,还是部队的专业素养以及指挥层面,四野确实能拔得头筹。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四野能正面硬碰硬的与美军主力部队打,要么是能将其打垮,要么是能顶住其攻势。
比如,在第一次战役中,与美军开国元勋师骑一师的云山战役,此战39军重创美军,还有在第二次战役中攻占平壤和第三次战役中攻占汉城,都是很好的例子。
除了39军还有38军,38军就不用说了,被誉为“万岁军”,二次战役中成功穿插三所里与龙源里,抢占松骨峰后激战两昼夜,打退了美军的多次进攻。
四野不仅是38军和39军的主力部队表现强悍,其他座次稍微靠后的部队同样表现的可圈可点。
如47军,在天德山和夜月山对阵敌骑一师,给敌人造成了多达3000多人的损失,还有42军,黄草岭一战,击败韩军还能堪堪挡住战力巅峰期的陆战一师,这些战力相对四野主力稍次的部队都能打出不错的战斗,足以说明四野的战力强悍。
比四野稍微次之的,便是三野,三野的部队也是能打硬仗的部队,勇猛程度也不亚于四野,更不缺乏牺牲精神。比如三野的高光时刻新兴里战斗,还有华川阻击战,这都是实打实的硬仗,而三野的27军和20军能取得胜利,也证明了三野打硬仗的能力是很强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长津湖战役中的柳潭里战斗,当时负责进攻的是三野主力师79师,对手则是美军第一陆战师的5、 7团。
我们都知道,在朝鲜战争初期,美军陆战一师是相当强的,所以当时79师的压力极大,并且79师在当时不仅面临着对手装备上占据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对手做好了防御准备。
但就是在这种处于劣势的局势下,79师依旧撕开了敌人的防线,并最终给美军陆战一师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但三野之所以排名座次要落后于四野,主要的差距是集中在战斗技术层面上。
三野不同于四野,四野有过大练兵的阶段,部队对如三三制、一点两面等战斗技术十分熟悉,而三野并没有这个阶段,因此进攻的时候不像四野那么讲究战术,主要以密集型队形冲锋,而这就是三野与四野的最大差距。
说完三野再来说说二野,实际上,把二野排在第三的位置,是有点不公平的,为什么呢?因为二野整建制参战的部队较少,且参战的时间较晚,所以单就战果层面来说,与其他几个野战军比起来确实有些不公平。
当然,二野也是有不少表现亮眼的地方,尤其是12军的上甘岭战役,顶住了美军的疯狂进攻,另外在之后的一些阵地战力,12军同样表现出色。
可以说,12军的整体表现,是二野入朝参战主力部队的天花板,与12军相比,15军和16军的表现就稍微次了一些。
因此,受参战部队较少以及参战较晚等因素的影响,二野取得令人瞩目的战果,与其他部队比起来相对较少,所以排名座次就稍微靠后了一点。
最后就是华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参战部队和参战经历是比较多的,像参战经历仅低于四野,但就战果来说,华北野战军的成绩就有些...
有人会说,铁原阻击战不就是华北野战军63军的战绩吗?确实是,但此战归根结底是阻击战而非进攻,因此只能说是63军完成了任务。
其他一些打赢的战役,如雪马里、文登里战斗,规模都不算大,大规模的只有金城战役,但是金城战役中的68军,表现若是放在其他野战军部队中,也只能是平均水准,不算是十分出色。
另外还有63军和64军的操作,导致180师的侧翼被暴露等情况。
当然,华北野战军也是有表现较好的地方,比如光荣的临汾旅,面对美军的强攻确实极为勇敢。
总体来说,华北野战军的表现,属于是个别表现不错,但能打硬仗的部队不多,面对敌军进攻勉强能守住阵地,但在主动进攻和执行穿插时不太行。
因此这么看的话,华北野战军在朝鲜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水准,是几大野战军(不含一野)相对落后的。
结语:总体来说,五大野战军除一野之外,在朝鲜战场上的所发挥出来的战力,最强的便是四野,其次为三野,再次为二野,最后为华北野战军。
当然还是那句话,上述这些对比,仅为一家之言,只不过是一种“事后诸葛亮”般的卖弄而已,所有参加抗美援朝的先辈,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