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馥清
在六朝古都南京,林立的古寺宛如繁星,点缀着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苍穹。鸡鸣寺以烂漫樱花引得游人如织,栖霞寺凭漫山红叶与深厚佛缘声名远扬,大报恩寺借琉璃宝塔遗迹诉说往昔辉煌,灵谷寺于幽静山林间藏纳肃穆禅意,毗卢寺却似一位遗世独立的隐者,身处闹市,低调而神秘,悄然绽放着独有的神奇魅力。初次听闻毗卢寺,始于那场备受瞩目的 “陈啊萍事件”,那时社会沸沸扬扬的讨论,勾起了我对这座寺庙的好奇,它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往与底蕴,能卷入这般舆论漩涡?
无独有偶,后来又听小区一位 92 岁的老乡提起,来南京三十多年,每到初一月半坚持前往毗卢寺敬香,敬了二十多年,她不经意间的念叨,更是在我心底种下了探寻毗卢寺的种子。
而多次前往鸡鸣寺礼佛的经历,因其依山而建、殿堂布局不规整,难以遵循 “顺时针、不走回头路” 的礼佛传统,让我心生些许遗憾与不便,这促使我愈发期待拜访毗卢寺。
依着老乡指引,搭乘 40 路公交,便捷抵达毗卢寺。它静卧于南京市玄武区汉府街 4 号,毗邻总统府与军区总医院,前临一条窄窄的街道,不显山不露水。
从西侧门步入,豁然开朗,佛殿规整坐北朝南,平铺于平地之上,与普陀山普济寺格局相仿,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与认同感油然而生,仿若寻得了心灵契合之所。毗卢寺的历史,恰似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跌宕起伏。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 年),初始不过是间名为毗卢庵的小庵,因供奉毗卢遮那佛得名,恰似一颗蒙尘的璞玉,悄然隐匿于时光角落。
直至清朝光绪年间,湘军首领曾国荃倾心扩建,大雄宝殿、万佛楼、藏经楼等建筑拔地而起,规模骤扩,一跃成为金陵首屈一指的名刹,南京 “第一大寺”,风华绝代,名震四方。
民国时期,它承载起更为厚重的使命,化身全国佛教的核心枢纽,中国佛教会、中华佛学研究会等诸多机构汇聚于此,孙中山等各界名流纷至沓来,于香烟袅袅间探讨佛法、共议佛事,见证与推动着中国佛教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关键历程。
奈何文革风暴骤起,无情摧毁这方净土,佛像散失、殿堂沦为工厂,往昔辉煌如梦幻泡影,徒留断壁残垣,令人扼腕叹息。幸得近些年来,地方政府与佛教界携手,秉持匠心,修旧如旧,令毗卢寺重焕生机,虽规模不复当年盛景,却依旧古朴庄严,傲然挺立于南京历史文化街区,赓续着千年文脉。
毗卢寺的神奇,不止于建筑与历史,更融入民俗传说与信仰传承之中。相传大年三十,贫寒书生诚心祈愿,毗卢佛慈悲显灵,金光绽处,金银涌现,自此 “求财” 之名不胫而走,每逢佳节,香客云集,皆盼财运眷顾。
入寺礼佛,恰似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步步皆有禅意。放生池中小龟闲晒太阳。曲桥蜿蜒。桥首弥勒佛笑迎众生,“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求家宅平安,其原型布袋和尚的慈悲豁达,似暖阳驱散尘世阴霾。
背后韦陀菩萨,守护佛寺,求出入平安,职责所在,刚正不阿。
大雄宝殿庄严肃穆,正殿中间通常供奉的都是释加牟尼佛。也有供奉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世佛(普陀山普济寺的大雄宝殿供奉的就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还有供毗卢遮那佛和卢舍那佛,这两者与释加牟尼佛都是同一尊佛,也就是佛家常讲的一佛三身,也是大日如来佛三个不同的名字。可祈愿阖家安康。
东西钟楼鼓楼,各司其职,关二爷化身伽蓝菩萨护佑财运,韦陀于东,契合礼佛仪轨。
后院观自在大佛,高达 8.8 米,无论何处凝视,皆感佛眼慈悲垂注。深秋银杏金黄,与红墙绿瓦交织如画。
东西殿堂,东方三圣药师殿祛病延年,西方三圣消灾解难,对症下药般慰藉人心。大佛四周的栏杆、墙壁上到处都可看到造型各异、憨态可掬的小佛像、小和尚,有不少人也在对着这些小佛像作揖。
毗卢寺的长廊也是一大特色,红柱红檐红门楣,它可以连接整座寺庙的每一处殿堂。
万佛楼更是藏珍纳宝。一楼法堂,文殊、普贤分守东西,求学业智慧、事业顺遂;
二楼藏经楼秘藏典籍,不对外开放;
三楼四楼观音像林立,四楼 “毗卢寺三宝”—— 大报恩寺磬、荷花缸与《乾隆大藏经》熠熠生辉。大报恩寺磬金铁合铸,余音绕梁 40 余秒,竟能使敲磬者心率与之共鸣,敬畏顿生;荷花缸彩绘雄狮,铭刻捐置渊源,见证岁月沧桑。
在万佛楼的后面还有藏传佛教的转经筒。转经筒围绕的露天小天井里供奉着地藏菩萨和观音菩萨,分列东西。
万佛楼的负一楼就是著名的500罗汉堂,数罗汉寻本命罗汉,神秘莫测,为信众添一抹奇幻色彩。对照偈解,真的神奇得让人惊叹!
在毗卢寺可遵循礼佛全程顺遂 “不走回头路” 传统,妙不可言。
如今,毗卢寺身处繁华闹市,却似有一层无形的结界,将喧嚣纷扰隔绝在外。周边车水马龙,市井烟火氤氲,它却独守一份宁静祥和,宛如尘世桃源。
建筑古朴厚重,园林清幽雅致,文化底蕴深厚,信仰氛围浓郁,无论虔诚香客求愿祈福,还是疲惫旅人寻心觅静,皆能于此寻得慰藉、感悟与安宁,恰似一泓清泉,润泽着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灵魂深处,静静等待更多人揭开它低调而神奇的面纱。
我是@陈馥清。有一副侠义心肠,有一支只写非虚构故事的笔。你来或不来,我都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