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有喵星人或汪星人的朋友们来说,被它们抓伤或咬伤的经历或许并不陌生。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我们该如何妥善处理,又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呢?这需要从“狂犬病暴露”这一关键概念讲起。
狂犬病暴露指的是被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如狗、猫)咬伤、抓伤,或者其唾液接触到人的黏膜或破损皮肤等情况。这些动物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一旦感染,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根据接触方式和受伤程度的不同,狂犬病暴露可以分为三个级别:
Ⅰ级暴露:皮肤完好无损地接触到了动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Ⅱ级暴露: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没有明显出血但存在轻微伤口;二是已经愈合但未完全封闭的旧伤处与动物分泌物直接接触。
Ⅲ级暴露:涉及更深层次的伤害,比如穿透性伤口导致大量出血,或者是开放性的创口直接接触到动物及其分泌物。此外,任何形式的蝙蝠接触也应视为最高级别的风险。
鉴于狂犬病几乎100%致死且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因此及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对于Ⅰ级暴露而言,仅需清洁受污染区域即可;而Ⅱ级暴露者则需要对伤口进行适当处理并注射狂犬疫苗;如果属于Ⅱ级暴露中的特殊情况——比如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或是头部面部受伤且不确定致伤动物状况时,则应按照Ⅲ级暴露的标准来对待,即除了清洗消毒外还需额外使用抗血清等加强保护。
在应对此类事件时,正确处理伤口是首要任务之一。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用肥皂水或其他温和清洁剂配合流动自来水彻底冲洗所有受损部位至少15分钟,随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掉残留物质。之后,可选用碘伏、苯扎氯铵等具有杀菌效果的产品涂抹于患处以减少细菌入侵的机会。若发现伤口内有较多坏死组织,则需先行清理干净后再做进一步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由宠物造成的物理伤害往往会形成所谓的III类伤口,这类伤口容易受到细菌感染,不仅恢复过程缓慢而且可能会留下永久性疤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与未知健康状况的小动物过于亲密互动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