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一个上午,市传染病医院的艾滋病咨询室里,李主任刚刚结束一个案例的诊疗,翻看下一个患者的资料。
“王浩,27岁,男性,未婚,近期持续发烧、乏力。”
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瘦高的年轻人走了进来,神色紧张又忐忑。他是王浩,一个刚毕业两年的白领。几个月前,他还过着自由潇洒的生活,每天泡健身房,和朋友聚餐玩乐。可最近,他发现身体出了问题——先是反复发烧,后是口腔溃疡迟迟不好,最近竟然出现了皮疹。
他忍不住上网查了一些症状,结果被“艾滋病”的字眼吓得彻夜难眠。他不敢告诉父母,甚至朋友都不敢提,只能鼓起勇气来到医院。李主任见状,先开口打破了尴尬:“小伙子,别紧张,坐下来慢慢说。最近不舒服多久了?”
王浩吞了吞口水,小声说道:“大概两个多月了吧,一开始就是低烧,后来喉咙不舒服,最近皮肤上也长了红疹子……我查了网上的资料,担心会不会是……艾滋病。”
疑虑与初步检查
李主任听到“艾滋病”这个词,没有表现出一丝惊讶,只是点点头:“嗯,症状确实有点类似,但具体情况还要通过检查来判断。你最近有没有发生过不安全的行为,比如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或者接触过他人的血液?”
王浩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低下头:“有过……今年年初和几个朋友去旅行,喝醉后和一个陌生人发生了关系,没有用措施。那之后就一直很担心,但又侥幸觉得没事。”
李主任叹了口气:“这种侥幸心理其实是最危险的。我们来做几个检查,包括艾滋病毒抗体和抗原检测,尽早明确情况。如果发现得早,治疗效果会更好。”
几个小时后,报告单出来了。李主任拿着结果,看了王浩一眼,语气中透着几分沉重:“小伙子,您的HIV抗体和抗原检测呈阳性,也就是说,确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您现在是早期阶段,这时候治疗的效果是最好的。”
王浩听到这个消息,脸色一下子苍白无比,整个人僵在座位上。他嘴唇发抖:“李主任……是不是……没救了?”艾滋病科普与心理疏导
李主任看着这个年轻人,语气缓和下来:“王浩,你别害怕。得了艾滋病并不等于绝症,现在的抗病毒治疗非常成熟,很多患者通过规范用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几十年。你知道吗?我国有132.9万艾滋病感染者,很多人跟你一样,通过治疗活得很健康。”
王浩的眼睛里充满疑惑:“那为什么我身体这么强壮,还是感染了?而且网上说,艾滋病感染者很容易传染给别人,是不是我以后都不能正常交朋友了?”
李主任摆摆手:“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很明确,主要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你是因为不安全的性行为感染的。至于身体强壮的人感染艾滋病,这跟免疫系统强弱关系不大。病毒进入体内后,会逐渐攻击你的免疫系统,尤其是CD4细胞,削弱你的抵抗力,导致一些‘机会性感染’。但只要接受治疗,这种攻击可以被有效控制。”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至于传染性,只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卫生习惯,比如不用共用剃须刀、不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正常社交是不会传染的。”
艾滋病的治疗过程几天后,王浩再次来到李主任的办公室。这一次,他显得平静了许多:“主任,我已经接受了现实。您能告诉我,接下来要怎么治疗吗?”
李主任点点头,耐心地解释:“现在最关键的是启动抗病毒治疗(ART),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恢复你的免疫功能。治疗不是暂时的,而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每天按时服药,否则病毒可能产生耐药性。”
他打开电脑给王浩展示了一些数据:“比如《柳叶刀》(The Lancet)的一项研究表明,坚持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病毒载量可以降到检测不到的水平,也就是说,传染性会极大降低。而且,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U=U’的概念,指的是‘病毒不可检测就不可传染’。这对于像你这样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王浩点点头:“那治疗过程中会有什么副作用吗?”
李主任微笑着回答:“刚开始服药时,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不适,比如胃肠反应或皮疹,但大部分人都可以适应。如果有严重副作用,我们会调整药物方案。只要你配合治疗,正常工作生活是完全没问题的。”
“三种人”需远离的提醒
治疗之余,李主任也不忘给王浩上了一堂预防课:“王浩,虽然艾滋病并不可怕,但我们还是要提醒身边人注意预防。生活中有三类人群,你接触时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发生高风险行为。”
王浩好奇地问:“哪三种人?”李主任一边写一边说:“第一,有多个性伴侣或从事高危性行为的人。这种人群感染风险最高,如果发生关系,务必使用保护措施;第二,不正规场所的纹身或打耳洞者,有些地方消毒不严格,容易通过血液传播病毒;第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是HIV传播的高危途径之一。”
王浩低声说道:“听您这么一说,我发现我确实有很多健康习惯需要改进。”
王浩在李主任的指导下,开始了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一年后,他的病毒载量已经降到了检测不到的水平,身体状态也恢复正常。他主动加入了社区的艾滋病科普志愿者团队,帮助更多感染者走出心理阴影。
他在一次分享会上动情地说:“确诊那天,我以为自己的世界毁了,但现在我明白,艾滋病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治疗、注意卫生习惯,我们依然可以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我希望大家不要歧视感染者,也要保护好自己,远离高危行为。”
结语
艾滋病不是绝症,但它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我国感染人数虽达132.9万,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宣传,完全可以让患者健康地生活下去。
记住:科学防护胜于侥幸,关爱理解多于歧视。健康从自己做起,也从教育身边人开始。